资讯

上任100天,陈彬如何带一汽-大众打“逆风局”?

功夫汽车 谭力峰 2025-04-02
116877

2025年4月3日,陈彬即将迎来了他入主一汽-大众整整一百天。

这短短一百天,陈彬“像是踩着风火轮”呼啸而过。

上任伊始,这位被内部员工称为“彬哥”的掌门人,几乎没有喘息之机:从密集走访各地经销商,到亲自主持连续数场经销商和供应商大会,再到春节期间的一封给营销一线的内部信——陈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一汽-大众上下“折腾”了个遍。

这场雷厉风行的布局迅速体现了成效:刚刚过去的3月,一汽-大众销量达到15.4万辆,其中燃油车销量同比增长1.4%;今年一季度,公司整体销量稳中有升,接近40万辆。

但在外界看来,他并非纯粹在“烧新官上任的三把火”。

如今的陈彬,更像是站在一次熟悉的路口:在他过往的职业生涯中,“救火”和“逆风翻盘”,早已成为贴在他身上的醒目标签。

无论是此前神龙汽车从绝境中起死回生,还是更早前东风轻型车逆势增长,他一次又一次在危局中展现出令同行惊叹的危机应对能力。

最近,他专程前往德国沃尔夫斯堡,跟大众签署一份关键的战略合作协议,为一汽-大众接下来进一步深化 “在中国,为中国” 战略落下重要一子。

在功夫汽车看来,这场快速布局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陈彬正在悄然搭建一汽-大众的全新转型“作战体系”。

在当下合资车企普遍陷入困局的背景下,陈彬带来的这套打法,或许能为同行提供了新的破局思路。

下面,我们或许通过拼凑陈彬履新百天以来“点点滴滴”,来一窥这位“逆风局专业户”,将会为一汽-大众带来怎样的改变。

(1)点、线、面突破,从组织、营销到产品的全面重塑

此前,陈彬履新不久,一则人事任命迅速在一汽-大众内部传开:营销、渠道、区域战区近30位中层经理被密集调整,一批年轻干部走上关键岗位,长期驻守营销一线。

虽然外界惊讶于这场“极速变阵”,但在陈彬看来却再正常不过。

在困难时期,组织必须展现出足够的敏捷性,才能迅速突破,激发企业的战斗力。

陈彬明白,要扭转一汽-大众转型过程中的被动局面,就必须首先激活组织,快速打破内部僵化的决策机制。“不快速调整组织结构,企业的转型战略就只能停留在纸面上,”陈彬在内部会议上直言。

毫无疑问,迅速的人事布局,不仅激发了团队的紧迫感,也让企业上下清晰感受到陈彬强大的执行力和明确的用人标准。

“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艰险越向前。”在上任之初的内部信中,陈彬已说得很明确。

100天里,陈彬以行动告诉员工,他并不是在做姿态:干部“能上能下”,以能力和业绩论英雄——高效的人事调整,让一汽-大众迅速形成从总部到前线的作战“桥头堡”,以敏捷的组织结构率先打通转型的第一道关口。

在取得“点”的突破——组织快速调整之后,陈彬开始进行“线”的构筑——营销体系全面升级。

事实上,“营销体系”的明确作战路线,成为陈彬上任百天里最受关注的焦点。

陈彬是一位善于“打硬仗”的营销指挥官,这种能力在他此前主导东风和神龙汽车转型时已有印证。

这一次,他迅速将自身经验与一汽-大众的现实情况结合,明确了一汽-大众接下来的营销战略路线:

品牌形象提升、营销策略精简精准、渠道建设、新媒体营销、售后服务提升——这一清晰的营销主线,很快便通过一封内部信、一系列高强度经销商会议传达到一线团队。

“一汽-大众必须由过去‘坐商’变成‘行商’。”陈彬明确表示。他要求总部直接赋能区域、区域赋能经销商,打通营销“最后一公里”,营销指挥体系自上而下迅速运转起来。

仅一个月后,2025年1月的销量数据便为这一系列快速行动提供了初步的正向反馈:一汽-大众1月终端销量超过14万辆,燃油车市场份额提升0.5个百分点,实现新一年“开门红”。

这种变化虽是阶段性的,但已初步证明,陈彬在逆风之下的营销体系调整是有效的。

最后,作为最关键的“面”,陈彬在百日内迅速推动一汽-大众电动化战略全面铺开。

2025年3月,一汽-大众与大众汽车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从2026年起,旗下大众品牌、捷达品牌将在细分市场新增11款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车型,其中新能源车型占到绝大比例,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车型全方位覆盖。

为了支撑这一战略落地,一汽-大众迅速导入大众集团本土开发的CMP平台、CEA架构以及一汽-大众自主开发的SOA电子电气架构。在捷达品牌纯电车型导入上,更是强调智能化的体验,“行业领先”成为陈彬为捷达提出的新目标。

他之所以敢于如此大胆布局,是因为陈彬深知,在逆风局下,“体系化作战”才是唯一的出路。

过往他在神龙汽车积累的教训与经验,让他明白,“如果只在表面动作,无法真正走出困境,必须有长期战略的支撑,企业转型才能稳扎稳打”。

综上,陈彬用实际行动回应了外界对一汽-大众新能源转型“迟缓”的质疑。

“转型不仅要全面铺开,更要精准有效。”陈彬强调,未来在新能源领域的一系列布局,都将严格遵循市场需求导向,尤其要发挥一汽-大众自主研发的本土优势,提升产品在智能化、用户体验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陈彬的“点线面”作战体系,在一百天内迅速清晰。

(2)百天之后的下一个挑战

点、线、面的背后,其实隐藏着陈彬长期以来擅于应对逆境的管理哲学:组织上雷厉风行,用人不拘一格;战略上迅速而清晰,从不优柔寡断;执行上务实高效,从不拖泥带水。

曾有人评价他:“陈彬是那种压力越大、表现越稳定的管理者。”每当危机来临时,他总是能迅速明确主攻方向,并在执行层面全面铺开,以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与执行力,推动企业快速脱困。

如今,这一套在东风轻型车、神龙汽车得到验证的“陈彬打法”,正在复制到一汽-大众的转型中。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的100天、200天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一汽-大众这场转型“逆风局”依旧严峻且复杂。

不过,随着一汽-大众内部组织效率明显提升,加上营销打法明确,经销商主动性增强,以及如今新能源转型战略迅速落地,未来产品力、竞争力均大幅提升,一汽-大众将有望逐步走出过去两年的被动局面。

更值得期待的是,根据协议,一汽-大众新能源车型将深度融合本土化智能生态:车机系统或接入华为鸿蒙、百度Apollo等本土生态,语音交互可能集成科大讯飞最新AI模型,甚至与美团、高德等生活服务无缝对接。

换言之,一汽-大众正借助本土智能科技的优势,将汽车真正从传统的出行工具变成高度智能化的生活空间,实现从“造车”到“造生态”的跨越。

这也将是陈彬及一汽-大众在未来持续获得市场主动权的关键所在。

(3)功夫拍案

无论在此前执掌东风轻型车业务,还是后来在神龙汽车“向死而生”的危急关头,陈彬都能在外界最悲观的时候,果断找到突破口,用高效精准的决策迅速打开局面。

这一次一汽-大众面对的困难或许更为艰巨,但也让他驾轻就熟。

在持续百日的密集行动背后,陈彬不仅在一汽-大众内部注入了久违的紧迫感与执行力,更重新凝聚起了企业上下“打硬仗、啃硬骨头”的士气与信心。

如今,“点”上的高效组织,“线”上的营销新打法,“面”上的战略性布局,这套陈彬式的作战体系已经形成,并开始显现出初步的战斗力。

随着这套体系的成熟落地,一汽-大众也正从被动防守转入主动进攻。与此同时,陈彬的这套“打法”,无疑也能为当下合资企业破局提供一套可借鉴的样本与路径。

对于当下正陷入焦虑与迷茫的合资车企来说,真正的危机并不是来自强大的外部竞争对手,而恰恰在于自己的迟疑、内耗与僵化。

“陈彬打法”的最大启示就在于:打破陈旧思维,激活组织敏捷性,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用最快速度建立起体系化的战略执行能力。

虽然由陈彬带领一汽-大众踏上的这条转型突围之路最终成效几何尚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一汽-大众如今已走出迷茫,陈彬和他的团队已然完成了“心态切换”,以战斗姿态重新投入这场汽车行业的长跑之中。

功夫汽车相信,当一个企业真正从精神上站起来时,外部的风浪再大,也无法阻止它向前奔跑的脚步。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明路9号华普广场西塔1007室

© 2019 www.gongfuauto.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130567号

功夫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