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炮轰中国车企,称其阻止FSD入华,确定不是贼喊捉贼?
最近,一则马斯克CNBC面对面访谈的视频曝光了。
这位著名的“火星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每当特斯拉发布新版本FSD时候,都必须获得增额批准,因为有中国车企在背后阻挠。言下之意很明显,之所以FSD进不来,因为有人在“使绊子”。
一堆人跳出来“恍然大悟”,原来FSD一直“跳票”的原因在此,纷纷为“马圣”喊冤。事情的真相真是这样吗?个人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1)法规加技术双重“缺陷”,FSD难产的“凶手”?
首先,个人非常反感马斯克所谓“被迫害”的说法。国内法律对于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推广一直有严格的审批和监管流程,任何车企的辅助驾驶发布新版本,都是需要增额批准的,这属于正常的监管程序,并非针对特斯拉。
比如像华为的ADS 4.0系统发布后,阿维塔就没有第一时间推送,直到今年9月25日,才宣布全系车型陆续开启 AVATR.OS 4.7.0 OTA 升级,就是因为中间要过一系列的“关卡”。这既是对车企的要求,也是对消费者负责。
简单来说,只要进行OTA升级,车企就要向工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备案,辅助驾驶能力升级必须获得许可后才能实施,这个是一视同仁的。
此外,国内还有数据合规要求,必须确保所有数据不出境,且需通过国家网信办安全审查才能使用本地化数据训练模型,这一点也是一视同仁的,并非针对特斯拉。
至于特斯拉抱怨的,国内《道路交通安全法》禁止完全无人驾驶上路,所有事故责任仍归驾驶员,也是L3级以内辅助驾驶的要求,并没有什么不妥。
当然,技术层面特斯拉确实受到了一些阻碍。比如受美国芯片出口限制,特斯拉很难在国内部署大规模训练集群,模型优化依赖美国团队远程调试,响应速度严重落后。
而且因为行车数据存储于境内,禁止用于境外模型训练,迫使特斯拉采用 “影子模式+人工标注” 的低效数据闭环,以至于学习能力减弱。但这些事情不都是美帝自找的吗?怎么华为、吉利这些企业就能努力解决芯片限制问题,集结大规模训练集群,到了特斯拉就不行了?
还有说中国版 FSD无法接入特斯拉全球数据池,只能依赖工程车采集的限定区域样本训练,导致模型对复杂路况,如无标线乡村道路、非机动车混行等场景的泛化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是一样的道理,问题确实有,但归根到底就是特斯拉自己解决的意愿不强,而不是真给它“难住了”。
法规都是一视同仁的,要埋怨中国政府没给特斯拉“开后门”,实在是没有道理。
(2)不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怎么说呢,综合马斯克一直以来的言论,总有种感觉,特斯拉就是被“娇惯”坏了。一方面早期给了它太多的优惠政策,允许特斯拉成为首个外商独资车企,在上海寸金寸土的地“半卖半送”;另一方面消费者也是宠,反正不管车做得咋样,就是愿意买单。
但除此之外,特斯拉真的是一步也不愿意走。马斯克抱怨FSD入华要申请,不妨看一下中国车企出海是怎么做的。
特斯拉在国内售卖,新能源汽车补贴、车辆购置税减免、车船税减免、地方补贴与优惠从来都是一个不少。
而国内车企出海,可是到处都是贸易壁垒与政策限制,欧盟对进口汽车征收较高关税,巴西还一度将新能源汽车进口关税最高调至35%。因此中国车企要么是“硬挨”关税,要么是去当地投资建设工厂,以此规避关税壁垒。
特斯拉入华,那是“自带档次”,消费者选车时都是高看一眼。而国产车出海,往往还要面临 “中国车低质” 的刻板印象,需要通过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品牌建设,比如赞助当地球赛,获得欧盟碰撞测试五星认证等提升品牌曝光度。
当然还有深入各地进行实地调研和测试,根据欧洲城市道路狭窄、停车困难的特点,对新能源车型进行小型化设计;针对欧洲消费者对环保节能的高要求,提升电池技术和能量回收系统;针对南美的路况和使用环境,优化了车辆的悬挂系统、空调性能等。
甚至有车企自建滚装船队,就是为了保障供应链安全。简言之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才能做成大事。什么事都要等别人喂到嘴边,怎么就有这种天生高贵的自信?
(3)对得住车主的信任吗?
简言之,特斯拉面临的问题,其实中国车企都面临过。只是它总觉得,有问题那不做就好,静待时机变化。这种方式不能说是错,但实在对不起特斯拉的忠粉。
早在2019 年,特斯拉就在国内推出了搭载HW 3.0的Model 3/Y。当时车主可以付费选装 FSD,价格是6.4万元。特斯拉官方的说法是2020年底之前会推送相关功能,有不少用户就选择“下手”了。
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了,车主一等就是6年,却被告知新版FSD仅适配 HW 4.0 硬件的车型,这相当于这批车主等了多年后被告知无法使用。特斯拉既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也没有提供任何补偿方案,这不是纯“割韭菜”吗?
当HW 3.0硬件的老用户要求退款或将服务转移至其他车型时,特斯拉仅同意在2025 年5 月30日至6月30日购买新车才能转移服务,而当时正是Model Y L和廉价版Model Y推出前夕,这时候买车就是冤大头。
也就是说,特斯拉对于这帮人,想的从来不是安抚,而是怎样再割一把。对于其他老用户的退款或转移服务请求从来都是不予理会,这样的做法委实令人寒心。
更不用说早期吹得天花乱坠,号称可以“无人工干预”“比人类驾驶安全10倍”,实际上连基本的交规都分不清楚。
个人觉得,特斯拉起码应该给这批最信任它的用户一个交代,这才是最应该做的。
(4)功夫拍案
先不说FSD本身的问题,或者说纯视觉路线天然存在的缺陷。因为场景适应性断层,FSD对国内特有的潮汐车道、公交专用道等规则型场景识别错误率非常高,面对加塞车辆时,系统倾向于紧急制动而非博弈绕行,这些都是逃不开的缺陷,并且几乎不可避免。
因此大家对于FSD的期待值,真不用太高。或许一直进不来,让忠粉们有点幻想,也是好事一件。否则真正用上之后,可能就是幻想破灭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