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唯实的“解体论”,实则又一次暴露了自己的“傲慢”?
唐唯实,又一次在风口浪尖上“开炮”了。
就在其前东家Stellantis集团正努力修复内部裂痕、谋求新一轮全球转型的关键时刻,这位前CEO却警告——这家横跨法、意、美三国的汽车巨头“可能面临解体”,甚至声称未来“欧洲业务或被中国车企收购”。
一句话,再次掀起舆论波澜。
事实上,此前在获得8000万欧元的离职补偿之后,这位一直以“精打细算”而闻名的职业经理人,据悉在西班牙干起了更“轻松”的事业——投资赛马、管理葡萄园、撰写自传。
表面上他选择了“急流勇退”,但从最近出版的新书和一系列访谈来看,唐唯实显然并未真正“放下”。
他依旧像往常一样,对汽车行业的未来侃侃而谈,对Stellantis的战略指指点点。只是这一次,他不再是掌舵者,而更像是一个带着伤痕与怨气的“前任”。
要知道,正是他任内的“傲慢与失衡”,让Stellantis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集团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如今,新任CEO菲洛萨(Antonio Filosa)刚刚在中国市场打开新局,他却放出这番言论,在外界看来,或许更像是在故意制造“噪音”。
事实上,Stellantis此刻正处在转型的“脆弱窗口期”,尤其在中国市场。
10月8日,集团刚刚宣布新一轮高层架构调整——曾长期担任中国战略顾问的奥立维(Grégoire Olivier)正式升任中国及亚太区负责人,进入集团领导层。这一任命,被外界视作菲洛萨“强化中国权重”的关键一步。
自去年12月唐唯实辞职以来,Stellantis的确在经历一场“去唐唯实化”的深度调整。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集团营收743亿欧元,同比下滑13%,净亏损23亿欧元,而去年同期尚有56亿欧元净利润。
面对持续的盈利压力,菲洛萨选择的不是“收缩”,而是“重建”——尤其在中国市场。
从董事长约翰·埃尔坎(John Elkann)到访武汉“取经”,到菲洛萨本人上任一个月内率十余位高管密集访华,再到标致、雪铁龙全球CEO亲赴神龙考察充电与新能源生态……这家一度“失语”的跨国车企,正在重新学习如何与中国市场对话。
而就在集团全面重塑、重返中国的关键时刻,唐唯实却突然抛出“中国或收购Stellantis欧洲业务”的惊人之语。
在外界看来,这不仅让人质疑其动机,更让Stellantis的战略重构平添不必要的舆论干扰。
事实上,据媒体爆料,目前Stellantis与东风集团正在酝酿一项更深层次的合作——重启Jeep品牌在华生产线。
消息人士透露,双方计划基于东风旗下岚图或猛士的新能源平台,共同开发一款具备强混动力与越野能力的新一代Jeep车型,新车最快有望在2027年第一季度发布。
这意味着,那个在唐唯实时代被迫“退场”的Jeep品牌,或将借助中国新能源技术完成一次“重生”。
在功夫汽车看来,一旦Jeep品牌完成重生,其背后的意义重大。
首先它是Stellantis试图修复与东风关系的关键一步——要知道,广汽菲克的失败和Jeep品牌的撤退,曾被视为唐唯实任内最具代表性的“战略败笔”;
其次它也象征着Stellantis在新能源赛道上,将与中国市场进一步深度绑定。
因为如今以菲洛萨为头的高管团队显然明白,想要重振集团的全球竞争力,就必须借助中国在电动化、智能座舱及供应链上的系统优势。
而这一切恰恰与唐唯实的执念形成了强烈对比。虽然唐唯实在其任内最后的时刻曾以15亿欧元入股零跑汽车,看似“拥抱中国”,但本质上仍延续了他那套“轻资产、低投入、高控制”的逻辑。
事关当时他更希望借零跑为Stellantis的欧洲电动车体系“输血”,而非真正扎根中国市场。
反观现在的Stellantis,从投资零跑国际、引入中国平台化能力,到与东风共研新能源越野,再到引入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与宁德时代共建西班牙电池工厂——其正在从技术、产业链到智能化生态全面本土化。
这一转变的背后,体现的是Stellantis在全球产业格局重塑下的“认知升级”,而这也或许正是唐唯实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的现实。
功夫拍案:
唐唯实的“解体论”,骨子里其实还是充满着他一以贯之的“傲慢”。
他或许还无法接受,自己一手打造的Stellantis正在被“去唐唯实化”,也无法接受,新一任管理层正用他当年最轻视的中国力量,来修复他亲手造成的裂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