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京智慧工厂,原来“爆款”深蓝S7是这样炼成的
新能源车市火爆,但“分化”正在加速来临。
当大多数人还在卷产品、卷服务的时候,最有实力的人,已经率先“卷”起了技术。
就在5月31日,深蓝S7量产车在南京智慧工厂下线并大规模发运,也代表距离新车上市越来越近了。可以预见,深蓝S7以科技之力构建电动出行体验,用硬核实力树立高价值电动SUV全新标杆,必将为用户带来超越感官期待的驾驶乐趣。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深蓝汽车首款中型SUV,深蓝S7自5月20日开启预定以来,就备受市场关注,特别是订单火爆远超预期,使该车有望成为2023年车市的又一爆款。
这背后,不仅体现了长安汽车这款车型市场前景的绝对信心,更显示出了这家车企已经较其他对手,更快进入到实现规模效益的新阶段。
(1)爆款背后的敬畏和坚持
作为深蓝汽车首款中型SUV,深蓝S7以制造品质、智能品质、驾趣品质三大核心产品力,突破电动SUV市场高价值天花板。
在南京智慧工厂,功夫汽车不仅看到了每一辆深蓝S7严谨而高效的生产过程,还看到了长安汽车对造车背后的“敬畏心”和坚持。
比如独到造型设计与对工程细节极致的空气动力学追求,使深蓝S7风阻系数低至0.258Cd(Model Y 0.23,宋PLUS 0.32),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有效降低能耗,提升续航里程。比如为满足造型犀利的外观设计,冲压工艺采用国内先进的锐棱技术,反向补偿造型设计,将特征棱线弦长突破至R0,并且克服滑移线、冲击线等缺陷,最大程度在制造端还原造型意图。同时,在前保两侧气帘(Air-Curtian)泄压气流,轻盈上扬尾翼、尾部造型,封闭式轮毂,下护板封装等工程设计方面都进行了优化,实现更低风阻。
除此之外,南京智慧工厂从零部件原材料到整车交付,过程中共设置了11道质量墙,层层围堵,确保每一台车都是高品质交付。
同时,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亮点,多项首发工艺技术,更刷新了国产新能源汽车工艺品质的新高度。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南京智慧工厂行业首发焊点在线检测技术,焊点自动计数记位(总共2241个自制焊点,自检1300+个自制焊点,整体焊点自检率60%,关重车体件表面焊点达成100%、规避缺焊漏焊错位扭曲飞溅等质量问题,)、涂胶质量(自动涂胶与视觉检测覆盖率达成90%以上)在线检测并实时监控,保障出车质量。
深蓝汽车深谙,对于一款面对主流家庭群体的车型,“安全”将是影响消费决策最为关键的一大因素。而此次首批量产深蓝S7在南京智慧工厂下线,也进一步展现出长安汽车在技术赋能智造方面的全新成果及实力。
(2)“爆款”背后的技术护城河
在主流市场站稳阵脚后,长安汽车也深谙单独依赖“性价比策略”并不是长久之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自身的技术护城河。这将是这家企业向上突破的关键一步。
为此,南京智慧工厂规划年产能20万辆,共有冲压车间、车身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电池车间五大车间,集智能化、自动化、高效率等于一体,具有全新新能源、智能、个性化定制、净零碳四大特点,为长安深蓝深度赋能,助力企业迈入新能源行业顶尖智造实力行列。
首先,作为全新新能源工厂,南京智慧工厂可开发纯电动、增程式等新能源汽车。首次布局自主开发的CTP柔性锂电池PACK生产车间,具备新能源全产业链从设计到制造全过程发展的能力。
其实,南京智慧工厂也是一座拥有智能制造实力的工厂,通过深度应用智能制造技术,贯通5G网络与物联网平台,打造出全新5G+视觉、5G+工业控制等二十余类智能制造场景,构建数字运营系统,制造顺序化率达90%以上,制造成本降低10%。
第三,南京智慧工厂通过构建个性化定制模式下的业务及数据架构,贯通个性化选车、超级BOM、智能排产、协同制造、智慧生产、精准交付,OTD交期承诺仅16天。
第四,南京智慧工厂还是长安首个0排放工厂,通过低碳工艺设计、光伏电站、绿电交易、CCER、智能能源管理、用能结构调整等方式,将单车碳排放从461Kg降低为净0排放。
(3)写在最后
从制造向智造,是中国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跃迁之路。
深蓝S7的火爆,除了其一开始主打的性价比策略大获成功之外,更关键的,是其策略背后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进而反馈到对生产制造端的高效把控。
随着深蓝S7量产车的下线和大规模发运,南京智慧工厂这一行业顶尖新能源智造基地正式走向台前,将深蓝品质拉向新高度,同时推动深蓝迈入新能源智造的新时代。